综艺大观

Variety Grand
您的位置: 首页 > 艺览天下 > 综艺大观 > 正文

    《开讲啦》著名建筑师崔愷:建筑师不是为自己建纪念碑

    发布时间:2017-01-14 20:22:30   来源:   



    崔愷

    世界在飞速地发展,方格网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可是,还有几个城市能被人认出来?还有多少村庄能留下人们儿时的回忆?乡愁哪儿去了?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特别策划“传承·创新”系列节目。1月14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开讲,他用自己三十年建筑设计的经历和故事,探寻建筑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

    坚持本土设计,创新空间语言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的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留存问题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反思。就在90年代初,北京也曾经经历过一个号召“夺回古都风貌”的阶段。崔愷在《开讲啦》现场谈到这段历史说,当时的建筑都被要求加上代表古都文化的大屋顶、琉璃瓦,可当时中国建筑刚刚开始现代化进程,建筑师们不愿意被捆住手脚,所以直到今天的北京,仍然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留下来的非常纠结、组合非常不好的建筑。崔愷认为,传承民族文化要避免把符号化的文化标志强加给建筑,这是一种形式上的传承,是装饰出来的“北京味儿”。真正要反映文化的内涵,需要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崔愷分享了他在敦煌设计的作品——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莫高窟辉煌的壁画和变幻的沙山是他创作的灵感,但是他摒弃了当地常用的仿唐建筑风格,也并没有直接将壁画元素印刻在建筑上,而是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学习沙山流畅而永恒的线条,学习壁画飞天形象中凝重而又轻巧的造型。他说,几十年来的设计经历让他终于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即是“本土设计”,他希望能顺应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以土为本来进行建筑设计——建筑要对得起这片土地。

    传承文化基因,不为自己建纪念碑

    节目现场有青年代表提问,如今很多的建筑师追求建筑的标新立异,因此获得一时的名声大噪,崔愷院士的作品总是与自然和环境相融合,会不会太低调?崔愷表示,建筑师有自己的责任,就是要传承历史,要在发展中创新,不能忘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他说,“崔愷”的名字并不重要,建筑师不是要为自己建纪念碑。

    在进行昆山西浜村农房改造项目时,这个本来要被迁走并被打造成旅游小镇的村庄,被崔愷保留了下来。经过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他们发现,原来当时元代的一位文人顾阿瑛,曾经在这里种下一棵树,邀请朋友来一起唱昆曲。昆曲,曾经发生在这里。于是,崔愷与团队尝试使用复原文学场景的方法,改造废弃的民房院落,修建昆曲学社,为村民表演昆曲、教村民学习昆曲,让昆曲再次回到了这个乡村。他说,虽然这是他参与的众多项目中非常小的、从经济上讲没有什么价值的建筑,但是却也是他最自豪的一个。“三十年来,真正能打动我们的,就是用这种善意,用对自然和文化的敬畏去做的建筑”,这是让他最心安的事情。

    在节目互动环节中,他接受了青年代表的手绘技能挑战,现场描绘他心目中50年后我们居住的城市的样子。他设想那时候,整个地面成为人们的公园,建筑回归到地下,仍然有自然的采光,但与土地亲密接触,让出更多的空间给到地面,回归本真。他说,那时候,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用更阳光的心态,为美好城市的建设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月14日(周六)晚十点半档

    CCTV-1《开讲啦》崔愷——建筑师不是为自己建纪念碑

    上一篇:专业演员试镜平台 红猩猩新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年度特别节目《背影·2016》